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手足口病常见问题

2010年03月09日

  四、常见问题

  1.肠道病毒感染和我们常说的肠道感染是一回事吗?

  答: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肠道病毒是一种主要生长于肠道的RNA病毒,虽然名为肠道病毒,但感染后很少出现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肠道感染是指胃肠消化道被微生物感染,感染的微生物包括各种细菌、真菌、病毒等,一般具有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肠道感染多由细菌所致,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主要致病菌为志贺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及大肠埃希菌等。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肠炎、痢疾都属于肠道感染。

  2.人类感染肠道病毒后就一定得手足口病吗?

  答:不是。感染肠道病毒后,并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很大程度取决于被感染者的身体素质。相当一部分人感染了肠道病毒后,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也不会发生手足口病,这类感染者被称为隐性感染者。实际生活中,隐性感染者的数量远远多于发病患者数量。隐性感染者同样具有传染性,这也是手足口病预防困难的原因之一。

  3.这种病什么季节最容易发生,怎么传播的?

  答: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4-8月份。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a.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b.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c.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4.孩子患了手足口病后,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孩子的哪些变化?

  答:多数手足口病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可出现低热,但对饮食起居影响不大,家长不必过于紧张。一部分患儿可出现高热,这时家长应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有无持续高热)、精神状态(有无精神萎靡、神志不清、抽搐)、有无四肢无力、有无频繁呕吐等情况。如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就诊。

  5.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答:该病常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多发。少数成人也可发病,主要为患病儿童的看护人员。

  6.是不是孩子手足长了水疱就是得了手足口病?

  答:不是。很多疾病都会在手足部位出现水疱。常见的其它疾病包括汗疱疹、单纯疱疹、蚊虫叮咬性水疱,这些疾病比手足口病更常见。

  7.手足口病会得两次吗?

  答:会,但很少见,临床工作中也见到连续两年都患手足口病的儿童。手足口病的致病病毒为肠道病毒,但肠道病毒是一个家族,包括柯萨奇病毒、埃柯病毒、肠道病毒71型等多种病毒,仅柯萨奇病毒就有十余种血清型,每种病毒或同一病毒的不同血清型都可导致手足口病。

  8.孩子患了手足口病后,家长应该配合医疗、疾病控制机构做哪些工作?

  答:手足口病已列为国家法定的丙类传染病。如孩子患上手足口病,家长有义务配合医生填报传染病卡片,并配合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各项工作。

  9.手足口病的患儿应如何护理?

  答:手足口病如无合并症,多在一周左右可痊愈。在患病期间,应让患儿多饮水,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应以流食及半流食等无刺激性食品为宜。手足疱疹部位避免摩擦、挤压,要勤剪指。


 

网友评论

热门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