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城摞城”遗迹将被重塑
“城摞城”遗迹
近日,记者采访了解到,有关开封“城摞城”遗迹展示的相关项目地面拆迁工作正在进行中。深埋在地下的魏大梁城、后唐汴州城、北宋东京城和金汴京城等历代掩埋于地下的城市遗迹将有望一层层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开封位于黄河南岸,是中国著名古都,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都曾在此建都,素有“七朝都会”之称。由于黄河泛滥及战乱,城市曾数次遭到摧毁,淤没于地下数米之深。
开封城墙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郭世军说,在古都发展史上,一旦遭受黄河水患或者洪灾,一般都采取抛弃旧都城另外选址营建新都城的做法。但是,开封则是由于城毁国亡,在原址上一次次重建,所以形成不同朝代城墙在同一地层上垂直叠压的“城摞城”现象。
在位于开封市大梁门的小规模发掘展示的“古马道”遗址,展示的是开封历代内城城墙的相关遗迹。
郭世军说,开封城墙据记载高度在12米到13米之间,由于黄河水患淤积泥沙,目前的开封地面是高出当时地平面8米多高,在古马道遗址目前所看到的城墙分为三部分,都是明清时期的城墙。他表示,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在这些明代城墙下面有更早的夯土层,比如宋代的内城和唐代的汴州城。
据了解,一个名为“大宋文化博物馆·开封城摞城新郑门遗址”的遗迹展示项目已于2009年启动,目前正处于地面建筑拆迁工作阶段。项目建成后,历代城市遗迹将层层展示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