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通地铁15号线尽显中国创意
十五号线一期东段车站装修颇具中国传统韵味。图为南法信车站内景。记者 孙戉摄
图为顺义站锻铜浮雕壁画“物华天宝”。寇博摄
近日,北京地铁15号线一期东段开通试运营,实现了15号线一期西起望京西站、东至顺义区俸伯站全线贯通。置身其间,统一的“中国红”色调,四方纯正的站台立柱、金碧辉煌的锻铜艺术壁画、仿斗拱的天花板装饰和车站出入口方形镂空窗花、仿宫灯造型灯饰……充满中国传统韵味的设计为冬日京城添抹了一系列暖色调的中国元素。
昨日上午10时的顺义站往进城方向一侧的站台依然排着小长队,不少人赶着到市区走亲访友。作为15号线沿途诸站中建筑空间体量最大的一站,顺义站站厅挑高约5米,直径为52.1米的白色大圆厅里,中央直立的四根中国红立柱与环绕圆厅的金黄锻铜艺术壁画遥相呼应,营造出整个空间浓浓的中国味。
在至为关键的车站正中央的视觉中心,极具传统意味的“井字梁”将挑高近五米的吊顶分割为几个大小不一的传统建筑常用的“藻井”风格,再辅以四根浓郁中国风的红色立柱。负责全线空间设计的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吕品晶说:“将空间形态和中国传统建筑符号进行最贴切的结合,这就是全线的概念主题。”
位于立柱中央的电梯间以红色窗格造型做装饰,正中镶嵌一枚“朴风和顺”的红色印章。“站内公共艺术品以‘朴风和顺’为设计概念,以此与充满中国古韵的装修风格相吻合。将跨越1800多年的城市历史文脉与现代都市的包容、开放、时尚与快捷融合于同一空间展示,是对艺术家创作的挑战。艺术家从整体出发,运用写实与装饰的艺术形式、夸张与浪漫的艺术语言,并采用了兼具厚重质感与鲜明色彩的锻铜来承载时代变迁的内涵,圆厅内四幅气韵生动、大气恢宏的艺术长卷展示了顺义区厚重的历史文脉及未来无限的发展空间,与站厅层强烈的中国红形成呼应,传递出喜庆祥和的中国风。” 顺义站公共艺术总策划、北京敦煌艺术有限公司艺术总监高存今介绍说。这是敦煌艺术团队策划、设计制作的第二部大型地铁公共艺术品,此前他们为地铁大兴线枣园站创作的大型景泰蓝壁画“田园奏鸣曲”荣获全国优秀城市雕塑年度大奖。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藻井”风格在南法信站得到了极致体现。站厅内顶棚的装饰部分,被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其外形有方形、多边形或者呈圆形凹面,周围辅助以各种花藻井纹、雕刻和彩绘作为装饰。沿途国展站、马泉营站则使用仿斗拱天花板、方形镂空窗花延续中式风格。而在崔各庄站站厅内,几乎所有立柱顶端都用小篆字体标注出该站站名,且通过底部散射出的灯光将字体通体打亮。“整条线的装修设计既要追求中国风格,又要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始终贯穿全线一景,在主打中国风效果的同时,在材料选择及表现上兼顾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参与装修设计的崔冬晖介绍说。
据悉,无论“藻井”还是“拱门”,中式风格以往大多存在于地上建筑,室外自然光就可以将室内空间和造型打亮,此次地铁15号线通过选用量身打造的仿宫灯式吊灯,既符合了车站内整体古建风格,也满足了灯效要求。记者在现场看到,古香古韵、通透明亮的景致让不少候车的乘客纷纷将此情此景收进镜头里。记者 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