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表演有望被“叫停”
今年,“活熊取胆”事件引发社会各界热议。由此,环保人士将目光聚焦在动物园、马戏团等,这些机构利用野生动物表演牟利而给动物造成伤害。在今年的两会上,市政协委员、环保专家郭耕提案建议取缔动物表演,目前已获回复。市园林绿化局表示会对动物园等相关单位进行劝阻,要求其停止有虐待性行为的野生动物表演,并尽快推动地方出台法规,彻底杜绝野生动物表演活动。
在市政协委员郭耕看来,北京各野生动物园的动物表演一直向着畸形的方向发展,表演对动物的残害越来越严重,引发了众多道德和安全的问题。一项针对北京地区的调查显示,北京的几个野生动物园、海洋馆等存在虐待性动物表演、“零距离”与动物合影的活动。
以某野生动物园为例,该园的动物表演项目包括猴子倒立、群狼跳火圈、老虎滚桶、幼熊在铁棒的威胁下转火把等;而为了与观众“零距离”合影,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猴子不得不与母猴分离,一小时内完成与18个孩子、1个大人和4对母子的合影,收人民币920元,而合影期间小猴由于深受惊吓而三次腹泻,但没有得到任何照顾。
对于海洋动物的表演,郭耕表示,将海洋动物禁锢在一个狭小的池子里,通过驯化令其表演以牟利本身就是对海洋动物的虐待。
郭耕认为,驯兽的主要手段有饥饿、鞭打、威吓等,在表演场也能见到驯兽员手拿鞭子、锁链或棍棒驱赶和恐吓动物。对动物残忍,与北京提倡的“仁爱”、“厚德”精神不符,危害北京形象。由此建议停止动物表演、妥善安置受尽虐待的表演动物。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针对此提案给出办复意见,表示北京各野生动物园的动物表演方式和内容都存在虐待动物的行为,作为主管部门将劝阻、要求其停止对动物有虐待性的表演。基于现行法规没有禁止动物表演以及虐待动物的罚则,市园林绿化局将尽快推动北京立法,争取率先出台地方性法规,彻底杜绝野生动物的表演活动。通过多方努力,最终将北京建成无虐待野生动物行为的城市。
在清理和安置表演动物方面,市园林绿化局表示将根据其权属分步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对于国家所有的动物表演单位,要求其尽快做好安置工作;对于民营企业,则要求其在一定时间内妥善处理表演动物。
相关回应
北京海洋馆叫冤 训练系引导非“折磨”
北京海洋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洋动物表演,可以激发孩子们的爱心。对于动物表演,北京海洋馆表示他们始终都是坚持引导性训练而非对动物们进行“折磨”。例如海豚这类哺乳动物,其本身就具有表演天赋,在日常的训练中,驯养师都会按照每个动物的特点和性格,加以引导,慢慢训练,激发它们潜在的表演天赋,而非通过“折磨”的手段,强迫这些海豚学会表演动作,所以根本不存在虐待动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