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参团旅游得加价 律师记者也上黑名单
主要原因是“购买力低”记者调查发现,除正常团费外,最高的要额外交1000多元
教师、律师、记者也上了旅行社“黑名单”,公务员则比较受欢迎
继老人、律师、记者、教师后,“85后”也被划进了旅行社“限行、加价”的黑名单。
“85后”之所以被拉进“黑名单”,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习惯网购,而在旅游目的地购买力较低。
这是怎样的一个怪圈?
故事
参团旅游,“85后”被要求加价
6月初,刚从郑州一所大学毕业的王睿(化名),决定过一个奢侈毕业季,和同宿舍的三个女孩一起到云南旅游。
查看了网上报价为1680元,小王决定跟团出行。
“你多大了?”旅行社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介绍完行程后问。
得知4人年龄均为23岁,工作人员说,你们的参团费用可能要高一些,“2800元”。
据工作人员介绍,1680元的价格,属于“负利润”,主要靠游客在旅游地消费来补足差价。
一般而言,“85后”、“50后”购买力较低,属于“特殊人群”,所以要按“正常价”走,价格相对高些。
调查
“85后”受“歧视”是普遍现象
“85后”旅游遭歧视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呢?
商报记者拨打了河南省一家大型旅行社的电话,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云南的团价从1000多元到3000多元的都有,差别就在于购物的多少。
据介绍,24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人报团云南游,要多交二三百元。
随后,记者又拨打了省内3家旅行社的电话,得到的回复相似。这些旅行社认定的“特殊人群”多为“85后”和“50后”。
郑州市旅游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年龄、职业歧视,在旅游条例中都是明令禁止的,可拨打0371-67188061进行投诉。
潜规则
加价、限额,筛掉“购买力不足”人群
“对特殊人群加价,是业界潜规则。”从事领队工作两年的朱果(化名)说,“85后”是新近提出来的特殊人群之一,之前“80后”也曾被划入这个类别,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习惯网购,实际购买力较低。
实际操作中,加价在合约上并未显现,旅行社除了用加价来分散特殊人群,还会限制名额。以前往香港的团为例,一般规定是“85后”不能超过整个团成员的三分之一,实际上,一个30人的团,“85后”和超过53岁的老人总名额一般为五六个。
旅行社“黑名单”,教师、律师、记者榜上有名
除了年龄,旅行社还会通过职业划出参团红黑榜。
新乡一家旅行社工作人员吴女士称,这也是不成文的规矩。
其中,除了前面提到的“85后”,最不受旅行社欢迎的三种职业,分别是律师、教师、记者。
相对而言,政府机关公务人员、效益较好的企业员工则比较受欢迎。
揭秘
游客出行,需要珠宝店“赞助”
“组团,其实就是一场赌博,赌的就是你会购物。”吴女士说,旅行社的报价大多是负利润,加价后才是旅游商品的价格。
吴女士说,参团费有时就是来回飞机票价格,还得按打折后计算。游客在旅游地住宿、吃饭,大多都需要地接社来拉赞助,提供赞助的大多是当地的酒店、珠宝店、购物点。
一般操作流程是这样的,淡季时,酒店大多愿意以较低的价格租给珠宝店(购物点),保证入住率。
但钱也不是白给的,为了收回投资,游客需要到店里购物。
“因此,最终羊毛还是要出在游客身上。”吴女士说,尽管已经事先告知会有购物项目,但总有一些游客不愿意进店,这时领队“哄也得哄过去”。
旅行社惯用的招数是,带上笑脸,上前劝慰游客,“天气这么热,进去吹吹空调、喝点水。”只要进店,一般人尽管不情愿,但都会买点。
观点
树品牌才能占据高端市场
“即便是作为业内人士,我都不明白出去旅游时,可以信赖谁?”河南省旅游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廖晓静说。
她认为,旅游作为一种未知商品,属于提前消费,游客只能以工作人员的宣介,来想象景点、住宿、行程,因此价格也就成为很重要的预判。
要打破旅游业价格怪圈,须从行业做起。对于旅行社而言,首先要转变的是意识:“为什么高品质的团,就没有人愿意报?”
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旅行社并未让消费者意识到高品质团好在哪里。
其次,旅行社缺乏特色服务,提供的都是千篇一律的服务、线路,这也让消费者很容易根据以往经验,做出判断。
她认为,旅游行业只有集体走出“低价加补贴”的怪圈,用优质服务和特色线路,打造品牌,赢得口碑,才能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