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进山看景有危险 千万别当蔫大胆

2012-07-30 19:36

 

    大暴雨过后,京郊百姓都在忙于灾后重建,可在山区,一些村民除了抢险重建家园外,还多了一份额外的工作——设卡拦阻缺乏安全意识进山寻水景的城里游客。原来,7月21日的大暴雨让京郊不少常年缺水的景点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水景儿,加上雨后立刻迎来了艳阳天,随后的数日也未再见大雨,众多城里游客来此赏景,一些游客还不听当地村民劝阻,一味追寻山中水景,甚至进入村民目前都不敢靠近的险区、险段,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河道成了戏水滩 险!

    7月23日,记者在平谷区黄松峪乡石林峡景区看到,门前的停车场已被从山上冲下的雨水变成了一条及膝深的河,水流顺着地势直奔不远处的水库;一辆天津牌照的大客车斜斜地卡在停车场末端的地卡上,司机正弯腰从车轮的间隙中向外清理各种垃圾;停车场的护栏已被冲走,残留的几个护栏上还挂着没有清理干净的树枝等。就在这样一片还存有几分狼藉的景区前,仍有游客在游玩,甚至有不少游客带着孩子在停车场边上的河里趟水嬉戏。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游客中有的是在暴雨的第二天就进了山,甚至还曾导致景区前的山路一度发生拥堵。景区附近农家院女主人的话也印证了这一点:“周一还来了50多人,周末时人多得我家都没坐下,给别家介绍了好几拨儿。”

    这样的情景不仅发生在石林峡景区。延庆县妫河生态走廊沈家营段的鲜花在雨后开得格外鲜艳,吸引大批游客来此赏花,拍照。怀柔区雁栖镇不夜谷内,张先生对着山边新形成的“小瀑布”拍个不停,他的妻子和儿子干脆脱下鞋子,跑到涧沟内玩水。“以前这条沟里的水都干了,这场雨后,水又清又多,不枉我们一大早儿就从朝阳开车过来。”“你别看刚下完暴雨,游人倒是比平时来得更多了。”在不夜谷内开垂钓园和农家乐的杨淑清说,他这两天接待的游客是以往休息日的两倍。

    深山沟里看水景 悬!

    山中水景虽好,可现在进山并不安全。据悉,暴雨让京郊的山体含水量都已接近饱和,很容易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再加上此次暴雨过后,京郊部分景区景点以及民俗村受损严重,出现房屋漏雨、院墙倒塌、道路冲毁、照明设施损坏等险情,部分景区安全设施被毁、旅游安全指数已亮起了红灯。

    例如,门头沟区潭柘寺景区大悲坛侧门被雨水冲坏,戒台殿后院墙体出现严重裂缝;十八潭景区公共照明设施倒塌,木质游览栈道和栈桥损毁严重;丰台区北宫森林公园、南宫旅游景区、青龙湖公园、葆台汉墓博物馆出现部分山体滑坡,护坡墙、院墙倒塌;通州区大运河森林公园断电、河堤受灾严重,大涨的河水和淤泥已经“逼”停了码头游船,大邓各庄民俗旅游村、皇木厂民俗旅游村房屋进水;密云县黑龙潭景区的龙王庙平台部分被冲毁,京都第一瀑景区桥栏杆冲毁两处,石城镇堤坝部分垮塌,公路多处滑坡。游客如果盲目前往这些景区,不仅没法安全地欣赏美景,更会给抓紧抢修的景区工作人员和当地村民带来新麻烦。

    不听劝阻进深山 傻!

    “希望游客别再往山上更深的地方去了,那些地方虽然看着很美,可实在危险,我们住在上面的村民还往下撤呢,城里人却还往上涌,也太不拿山洪当回事了。”说起在山中看水景的游客,塔洼村村民显得很无奈,“这里山势陡、植被茂盛,暴雨过后,山上处处挂下瀑布,不少游客在村里安全的地方看景还不满足,一心要上深山去看景。上面的九曲十八弯确实不错,可暴雨后,泥石流把路都封了,千佛崖前的桥洞下甚至都塌陷了,我们正忙着抢修呢,哪儿敢放游客上山啊。”无奈之下,村里只好分出部分村民到路上劝阻上山的游客。

    “城里人来玩的车把我们上山抢修车的路都堵了。”怀柔等地参与救援的吊车、铲车司机更是直言不讳,他们这两天正忙着进山清理被泥石流堵住的山路,可随着游客蜂拥而至,原本就难走的山路更难走了。“从山下到抢修点本来就得走两小时,车一堵,我们愣是用了仨小时才到,这一个小时能多清走多少障碍啊。”(记者高珊珊 刘菲菲 赵语涵)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

城事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