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一日游“乱象” 何日绝
非法一日游之乱象
业内人士透露,这种靠打着低团费诱惑京外游客的旅行社之所以多次得手,一是因为很多外地游客对北京旅游景点行价的不熟悉,另外就是欺生的体现。
而非法一日游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虚假宣传,票提承诺与实际旅游线路不符,各类旅行社良莠不齐;
价位纷繁,同一旅游路线每个旅客需要支付的金额不同;
额外收费,在原先的承诺之外强行收取费用;
危险之旅,旅客没有与公司签订协议、没有提供保险等协议;
偷天换日,利用混淆的名称更换旅游景点,以次充好;
景点名不副实,欺骗游客,不经过相关景点;
推销导购不断,大量时间段用于推销产品;
“老乡店”涉嫌欺诈,游客进入玉器店,遭遇欺诈投诉无门。
“黑旅游团”低价一日游,问题重重
专家指出,在消费者角度,“黑旅游团”一天游览路线中,多处已经构成欺诈事实。在行业角度,已经涉及“出租车行业”、“地图小广告等印刷出版”、“黄色牌照大巴车”、“黑景点”、“黑商店”等利益群体的相互勾结,黑旅游团不仅现身公民生活的各个角落,而且在黑旅游团内部也形成了较为稳固的人力金字塔。
除此以外,在北京奥运之前曾有大力整治北京低价一日游的行为,但是打落的“黑旅游团”只是冰山一角。而且在各大媒体,没有一篇真正有力度的调查报道能唤起媒体和有关部门的联动,存在的报道只是就“旅行当天黑幕”的记录,既没有相关利益链条完成的揭露,也没有将视线从“十三陵”“万寿寺”放大到整个北京的“黑市”。
一日游乱象何时能根绝
据介绍,非法一日游在20世纪末渐成行业之势,十几年来,非法一日游,从宣传、人力,到相关一日游各个关卡都已经渐渐完善。目前调查显示:在有些城市,非法一日游年接待游客数,远超正规的旅游集散中心,甚至一些集散中心的门口都挤满“黑票提”。
权威专家认为,要应对非法一日游问题,首先从游客自身角度应该提高对非法一日游的辨识度,抵制低价诱惑;此外不应该盲目迷信,受黑导游蛊惑高价购买假冒伪劣产品;再者还应该提高法律意识,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而不是默默吃亏。旅游管理部门则需要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加强对“一日游”市场的检查和监管。充分发挥属地公安、工商、交通、城管的职能作用,合力整治北京站、西客站、南站等交通枢纽、八达岭、十三陵及周边“一日游”市场秩序。
●链接●
2012年5月30日,北京某报记者在某旅行社现场报名参加长城、十三陵的一日游。按照与旅行社的约定时间,到亚运村华堂商场门口等候来接记者去游览的中巴车,一直等到6时30分也未见接车的踪影。而最终出发时间已经是上午9点钟,旅途中导游给游客的实际旅行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
2012年5月13日中国网报道,记者参加一日游,看见同行的两位重庆姑娘拿着三炷约1米长的香走出万佛殿。她们告诉记者这三炷香花了400元,“那位师傅跟我说要为家里人祈福只有烧这个香才能灵验”。记者在华岩寺景区门口的香烛店看到,同样规格的三炷香,售价仅50元。 两位从海南一路游览到重庆的游客告诉记者:“身穿僧袍的一名男子双手合十,向我们推荐一束假花供奉金佛。供奉不同层级的金佛价位是不一样的,供奉第一层金佛的价位是3000多元,第二层4000多元,层级越高,价格也越高。”
零团费低团费模式
应予取缔
采访对象: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彦峰
问:为什么旅游集散中心这种模式对扼制非法一日游显得有些无力呢?
答:其实也并不是无力状态,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进京参观。仅2012年上半年,北京接待总人数就超过1.03亿人次。因此在管理方面需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一日游问题之所以持续了这么多年,主要应在管理方面加强监管措施。
问:那么您觉得零团费、低团费的这种从港台引进的模式在北京应该何去何从呢?
答:应该把零团费、低团费的模式逐渐取缔,打击不法一日游组织,扶持正规旅行社组织的一日游。一方面,可以增加正规旅行社在北京如此庞大的旅游市场的份额,另一方面,大力度的监管和取缔则在保护旅行社的同时树立了北京大都市的良好形象。
问:为什么非法一日游整治了这么多年,却一直收效甚微?
答:非法一日游组织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链条,其中既牵扯到旅行社,还牵扯到黑车、黑导游、黑景点等一系列利益集团,因为这条线上的利益群体庞大,所以很难一次性彻底解决。在涉及游客权益受到损失方面,非法一日游大多是依靠黑景点回扣以及购物分成骗取游客钱财,但是在商业贿赂法中,并没有明确定义多高的定价算是违反法律,执法依据不足,也是很难遏制非法一日游组织的原因之一。
问:您有什么针对游客的建议呢?
答:我在此呼吁游客,要到正规旅行社报名一日游,不要轻信小广告上的低价游景点信息,另外也呼吁旅游委也应该公布客服电话,当游客遇到受骗等情况时也可以及时了解自身处境,避免更大的损失。本版文/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