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旅游购物娱乐陷阱 我们需要小心提防
资料图
餐饮篇
·年夜饭收费项目要弄清
把年夜饭的餐桌从家里搬到饭店,已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根据历年情况看,年夜饭服务打折扣、菜单玩忽悠、增加隐性消费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提示:消费者选择饭店时,要明确具体的收费项目,弄清楚是否存在最低消费、开瓶费、包间费等就餐限制;如果饭店推出的“年夜饭”只是按价位让消费者选择,没有明示具体的菜单,消费者一定要详细询问清楚所选套餐所包含的具体菜品内容;此外,消费者预订年夜饭要与经营者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约定饭菜的品种、质量、数量、价格等情况;就餐时还要注意实际饭菜与事先约定是否相符,餐后注意查验账单,留心账单是否增加了莫名其妙的收费项目,结账后保存好用餐发票。
·饮食切莫铺张
春节期间,许多家庭年夜饭习惯在饭店就餐,但往往用餐中会出现很多纠纷。对此,省消协提醒市民,到餐馆就餐时,要考虑该店的就餐环境是否优越清洁,使用的调味品是否有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现象,餐桌、卫生间是否提供了完备的消毒设备和用品,昼夜服务餐馆是否实行客到摆台,由专人负责监督执行;购买外卖食品也要选择卫生安全的。就餐后要先看账单后付款,留心账单是否增加了莫名其妙的收费项目。
而当遇到食品问题时,要立即与饭店负责人交涉,并妥善保存消费凭证,如已造成健康问题,应及时就诊并保留病历等相关证据;如果遇到疑似食物中毒时,应立即向相关的卫生监督部门投诉举报,以便其及时调查取证,避免因拖延而导致食物中毒无法认定。
此外,在全国倡导“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号召下,省消协呼吁餐饮企业要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消费者适度点菜、消费,避免点菜过多而造成浪费,并主动为消费者提供免费打包餐盒、餐袋等服务,并教育员工提醒消费者适量选择。
资料图
购物篇
·警惕商家各种促销战
时近春节,为吸引顾客,不论是线下实体商家,还是电商电商,纷纷绞尽脑汁,推出名目繁多的促销活动,诸如“清仓大甩卖”、“买一送一”、“有奖销售”、“馈赠佳品”等有人广告铺天盖地。但消费者在被这些促销说辞打动的同时,很有可能陷入消费误区。比如,部分商家为了套牢顾客,推出“买一送一”,但往往是要求买大件商品,送的只是不值钱的小商品,或者买100元送50的购物券,这些购物券只能配比一定现金才能使用,目的实则是为了让消费者循环购物。
对此,省消协提醒消费者在购物时应本着“勤俭节约、精心选购、合理支出”的原则,面对高折扣、高额返券、价格超低等宣传,应保持理性心态。
·食品要选“QS”标志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否标有“QS”标志。选购肉类、禽类、水产品等生鲜食品时,还应仔细检查是否有颜色变化、异味等现象,避免购买腐烂变质产品。购买低温存放食品时,要注意销售场所贮藏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索取并保存好购物凭证。“现行的返券促销活动违反了诚信原则,不合乎公序良俗,容易形成无限循环的消费圈套,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更是不容忽视。”对此,省消协呼吁有关部门应对所有的商业促销活动做出限定,明确规定商家每年的促销次数及每次的促销时限,同时,加大力度打击虚假促销、价格欺诈等行为,促进商业零售业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建议将“明码标价”修改为“明码实价”。
·购年货理性面对促销
春节期间,面对传统年货市场和新兴的网络购物市场开展的各类促销活动,消费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理性选购商品,不要盲目跟风,谨防掉入购物陷阱。
提示:一是消费者要冷静面对商家的促销活动,如购物赠旅游等,这样的促销方式往往暗藏猫腻,消费者可能无法真正获得品质良好的出游机会。同时,还应注意少数商家“先升后降”虚假打折、“买一送一”等表述模糊的促销方式,以及促销活动中凑整赠券、使用赠券不找零等规定,以免掉入循环消费的陷阱;其次,网络购物要慎重。要在大型、正规购物网站购物,同时从信誉度、成交记录、评价详情等多方面对卖家信誉度进行评估;购物时保存好网购聊天记录、购物发票、物流取货单等凭证,以备维权之需;不要轻信超低价格商品;最好通过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或选择货到付款;网购尽量避开高峰,以免因物流公司不能及时发货,造成收货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