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博园乌鲁木齐园:悠悠丝路 民族风情

乌鲁木齐展园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人文景观,通过新疆特色建筑、精美壁画、手工艺品、葡萄长廊等新疆特有元素打造多民族文化景观和古丝绸之路历史景观,融汇成新疆“合”文化的主题。
砖雕、胡杨、巴扎、苏帕、绿洲、戈壁、佛教洞窟……代表新疆参展的乌鲁木齐园,处处都是新疆独特的文化符号。“介绍完我们这个园,就能把新疆的文化历史说个明白。”乌鲁木齐园现场负责人柳方自信地说着。
还未走进展园,在路上,远远地就能看到黄土夯成的主景墙,高约6米,宽约11米。墙上有很多佛教洞龛,有的里面供有佛像,有的因为风蚀,佛像已经消失了。熟悉新疆的人会知道,主景墙是模仿位于吐鲁番的佛教建筑遗址--台藏塔而建的。“佛教文化由西向东,经过古西域又叫古龟兹,就是今天的新疆传入内地。这个景观墙想告诉游客,佛教在新疆地区有广泛的影响。”柳方说。古丝绸之路经由南、北、中三条线路穿过新疆,佛教遗址,也是悠悠丝路上的重要景观。
主景墙前是一个圆形水池,中间一个大舞台,地面铺装的花朵图案是雪莲花的变形。这个240平方米的舞台,在城市周期间将上演新疆歌舞表演。
景观墙实际上是乌鲁木齐园的门区,主打荒漠景观,绿化树种选择的也是荒漠植物:胡杨、红柳和沙枣树。从主景墙一侧的游览通道拾阶而下,接下来的“民族风情、和谐共处”景区,展现的是绿洲风情。
乌鲁木齐园里最让人叹为观止的,就是这游览通道一侧的砖雕景观。墙曲曲折折向前,墙面上一幅一幅砖雕展现在眼前,都是用砖的一角拼成的各种图案。“这些砖是从喀什拉过来的,跑了4000多公里,花了3个月时间一块块磨出来,一共有200多平方米。”柳方说,施工时,周边展园的工人都来围观,赞叹不已。现在墙上面是秃的,开园以后,种的藤本月季开了会垂下来,墙头开满月季花,和新疆的民居一样美。
游览通道一侧是砖雕,一侧则是砖砌的花墙。墙外和墙头一样高的地平面上,种有杏树、海棠树、薰衣草,还有玫瑰花、月季花。再现的是新疆的集市--巴扎景观。
穿过下凹式通道,前方的阳光下绿地上,是民居景观。展现了一个前廊片段,廊檐下的木质雕花,是只有当地师傅才能做出来的民族味道。廊下有土炕,炕上铺着新疆地毯。“炕新疆话叫‘苏帕’,当地民居都是这样,炕在院子里,很凉快。”正在施工的木萨格说,小伙子只有18岁,他从喀什来到北京,建设园博园。
展园中最神秘的,是中间的佛教洞窟景观。外观模仿的就是古山上的地质特点,用新疆当地的生土涂抹而成。洞窟风格以克孜尔千佛洞为主,也借鉴了柏孜克里克洞窟。
乌鲁木齐园最容易让人记住的,还有那棵茕茕孑立的胡杨树。柳方说,这棵枯死的大胡杨树,是经过自治区林业局批准才运出来的。展园里的主要树种还有代表新疆“四树精神”的其他三个:雪松、红柳、新疆杨。将整个展园围合起来、像士兵一样站得笔直的,就是106棵新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