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第六届黎平•中国侗文化旅游节开幕

2016-02-16 23:29

  2月14日晚7时30分,第六届黎平•中国侗文化旅游节在侗族大歌实景演出基地开幕。

  在开幕式上,大型侗族风情歌舞《踏歌黎平》隆重上演,歌舞场面宏达,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侗民族文化,震撼人心。

  黎平•中国侗文化旅游节开幕之后,各类文化活动将相继“亮相”,包括行歌坐月狂欢夜、鼓楼歌海、祭萨大典、抬官人、侗族摔跤、吹芦笙等,活动持续至2月22日元宵节结束。

QQ图片20160214214556.jpg

  此外,2月13日,黎平县蒲洞村感恩节活动在该村上演,活动中,村民表演了自导自编的节目,吸引数千省内外游客驻足观看。

  2015年2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深入蒲洞村看望和慰问贫困户。之后,黎平县委、县政府遵照总理的相关指示,举全县之力推进蒲洞整村发展,共规划实施了包括基础设施、旅游和农业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及公共服务四大类共41个子项目,到目前,已投入资金2728万元,使得蒲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QQ图片20160214214545.jpg

  据了解,第三届黔东南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六届黎平•中国侗文化旅游节,共分为三个阶段,时间跨度8个月,即从2015年10月1日拉开帷幕,黎平县第一届乡村旅游节、十洞款会•铜关甲戌节、秦溪白塔文化艺术节、高寅班公祭典、岩垴鱼冻节、侗年节等系列节庆文化大餐持续上演,让广大游客在侗乡黎平过足了一把民族文化的节庆瘾;今年2月14日,整个节会活动进入高潮,期间进行侗乡百节文化、民俗文化精华的集中展示,侗族抬官人、祭萨、侗族大歌、摔跤、“最巧侗乡绣娘”、十八腊汉歌会等系列侗文化大餐精彩上演,让游客集中体验和分享;到5月1日,还将进行成果的集中展示,让民俗文化活动在节会中持续开展。节会把重心从开幕式转向民间传统文化习俗活动,达到了节约成本,还节于民,还文化于乡村和全民抓旅游产业的目的。

  以前举办的节会,都是各办各的,难以形成联动效应。本次“一会一节”,采取以会带节、节会融合、州县联动、时间分开的形式,将节会优势集中突显,州、县两级资源充分共享,有利于抢占侗文化制高点,推动旅游产业实现率先突破。

QQ图片20160214214630.jpg

  一年来,为强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率先突破,黎平大力实施“文化引领”战略,以侗文化核心竞争优势为牵引,以打造面向全球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紧紧围绕“两核一带一圈多点”的旅游产业布局,投资10亿余元,将肇兴和八舟河景区这两个核心景区、5个乡镇构成的中路突破带、“百里侗寨”旅游圈以及珍珠般散落在群山深处的传统侗族村落多点进行大力开发建设,形成“一城、一镇、一村、一线、一链、一基地、一展馆”的点、线、面一体化“大旅游”格局,成功推出多条成熟精品旅游线路,引来游人络绎不绝,旅游黄金期,该县重点景区景点,出现一房难求之势。2015年,黎平县接待游客人数27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28%,旅游经营收入占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的40%。

QQ图片20160214214604.jpg

  为打破以前办节只“热闹”一阵子的局面,让节庆发挥持续效应,达到助推乡村旅游大发展的目的,黎平县改变常规的办节模式,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群众参与的方式,节会产业化、市场化、原生化、常态化得到拓展。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在每年春节期间,借助各村寨群众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活动,使侗文化旅游节举办的年份固定、具体时间固定,便于节日的宣传推广,打造节庆旅游市场的新常态和新格局。注重办节的实效性,通过节会的举办,推出黎平“百里侗寨踏歌行”精品旅游线路及美食一条街等景区景点,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民俗文化体验和精彩的侗文化展演展示进入常态化。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

城事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