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儿起,北京轨道交通将实现微信、支付宝购票充值全覆盖
2019-08-31 23:14
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2019年8月31日起,北京轨道交通将实现全路网开通非现金支付服务,在所有22条线路、391座车站的人工售票处、自动售票机及网络取票机上,乘客均可使用微信、支付宝进行购票、补票及充值业务,享受更为便捷的票务服务。
自8月10日轨道交通55座车站试点非现金支付服务以来,非现金支付受到乘客广泛欢迎。20天里累计超415万人次乘客选择使用非现金支付方式购票、充值及补票,占试点车站现场总交易量的47%。
在试点车站中,奥体中心、天安门东、军事博物馆、天安门西等旅游景点车站的非现金支付使用比例位居前列、最高近65%,有效解决了旅游乘客在车站现场购票时需到处找现金、换零钱的尴尬,较大程度地提高购票效率,缩短现场排队购票时间。
程功 摄 资料图
试点期间,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与运营企业、相关系统设备生产及维护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努力,设备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没有发生影响乘客使用的重大故障。系统性能、软件程序以及业务规则、操作流程等均经受了全面检验,试点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得到及时优化完善,为全网开通非现金支付奠定了基础。
【热点问答】
➢ 北京轨道交通为什么推出非现金支付服务?
答:北京轨道交通自2017年8月20日推出互联网票务服务以来,分步实现了线上购票车站取票、二维码乘车、电子定期票、电子发票等功能,为乘客提供了方便、快捷、多样化的票务服务,同时也对缓解车站长时间排队购票、人员聚集等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目前,互联网票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近1800万,二维码累计使用量超6.6亿人次、网络取票机取票量累计超3000万张、电子定期票累计发售17万余张。
为全面贯彻以乘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北京轨道交通再次聚焦乘客对通过移动支付进行购票、补票、充值的迫切需求,启动专项技术方案研究,列入2019年度工作目标推动落实。
➢ “主扫”+“被扫”方案为什么可以应对手机信号不稳定?
答:目前国内轨道交通实现非现金支付的城市主要采用“乘客主扫”支付模式,即乘客用手机对票务设备生成的二维码进行扫码完成支付。该模式对手机信号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要求较高。考虑到北京轨道交通的多数车站位于地下,可能出现通信网络环境不稳定、信号弱等情况影响乘客使用体验,北京轨道交通创新提出“主扫”+“被扫”方案:通过对自动售票机、半自动售补票机软件功能进行开发,实现乘客用手机扫描设备生成二维码完成支付的“主扫”模式;同时,充分利用车站内的网络取票机基于轨道交通专用网络且自带扫描头的特点,对其软件升级后,在原有取票功能基础上增加单程票售票和充值功能,乘客手机付款码被网络取票机扫描实现“被扫”支付,可以有力支撑手机信号不好时乘客使用非现金支付。
因此当车站手机信号不好时,欢迎广大乘客通过车站的网络取票机非现金支付购票。
➢ 非现金支付“主扫”“被扫”操作有什么区别?
答:乘客在车站人工售票处可购买单程票、一卡通卡、北京互通卡和充值、补票,以及在自动售票机购买单程票及充值过程中使用非现金支付,为“主扫”模式,即乘客按照提示打开微信或支付宝“扫一扫”,扫描设备屏幕上的二维码进行支付,扣款成功后完成购票、补票及充值。
乘客在车站网络取票机上购买单程票、充值使用非现金支付时,需“被扫”,即乘客按照提示将微信或支付宝的付款二维码对准设备指定的二维码扫描区域完成扫描支付,扣款成功后完成购票、充值。
➢ 哪些业务可以用非现金支付?
答:乘客在车站人工售票处购买单程票、一卡通卡、北京互通卡,以及进行充值、补票;在自动售票机购买单程票、充值;在网络取票机上购买单程票、充值,均可使用非现金支付。
➢ 非现金支付的支付渠道有哪些?
答:目前支付渠道有微信、支付宝两种。乘客通过微信、支付宝两个渠道进行扫码支付,完成车站现场购票、补票及充值等业务。